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特征
  日期:05-08 来源: 互联网
1、物流大国地位基本确立,但远非强国

从一些物流指标来看,我国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从国际竞争力来看,中国还不是物流强国。(1)规模化、网络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尚未形成。(2)物流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高出发达国家一倍左右。国内物流效率不高,使得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平均周转速度仅为发达国家的百分之几。(3)国内领先的物流企业与跨国物流企业相比,无论是规模、品牌、盈利能力、国际市场份额,还是物流提供能力、服务创新能力、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能力等均有很大差距。

2、物流需求旺盛并将保持较长时间

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旺盛的物流需求,未来十几年的国内经济总体上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物流规模持续增长的经济条件非常坚实。

工业化从中期向中后期推进,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早期工业化所需大宗能源、原材料和主要商品的大规模运输方式,将逐步朝满足工业化中后期不断增加的“短、小、轻、薄”商品以及小批量、多频次、灵活多变的生产方式和全球生产体系的物流需求转变,物品流动基于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工业化推进带动的产业结构升级,物流外包的规模会越来越大。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物流、城市圈物流和城乡物流提出巨大需求。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17.9%、1995年的29.04%提高到2012年的52.57%,推动着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成为集聚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主要节点。

此外,进出口产品量增长和结构的变化,为国际物流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对国际物流产生大量需求。

3、物流业全面开放格局形成,国内物流市场竞争激烈

早在20世纪80年代,跨国物流企业就开始进入中国。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物流业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放,加速与国际市场接轨。从2006年起,外资企业可以在中国自行设立分销网络,独立经营物流业务。中国巨大的物流市场和开放的格局促使跨国物流公司加快了在中国的布局,其借助资金、技术和管理等优势,从原先主要以合资为主逐步走向独资,从单一业务走向综合物流业务,从集中于中心城市物流业务向构筑全国性物流网络全方位展开。迄今,国外著名物流企业大都进入了国内物流市场,不仅在快递、航空物流等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向传统物流领域渗透和扩张,中国物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4、物流业地域性和行业性不均衡态势明显

东部沿海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相对发达,现代物流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物流需求旺盛,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物流运作水平则相对较低。东部地区物流率先发展的同时,中西部地区逐步出现一批物流功能集聚区。即使是在同一地区,城市与农村物流又有所差别。城市是物流的重要集聚区和节点,农村地区物流则相当落后。

物流服务需求的主体多集中于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大型流通企业和制造企业等,物流需求旺盛的行业则集中于家电、日用化工、烟草、医药、汽车、连锁零售等。调查表明,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近90%为工业品物流,农产品物流比重小且十分滞后。钢材、煤炭、矿石等大宗物资物流发展相对滞后,且效率不高。

5、物流业增长方式粗放

(1)物流规划和布局存在地区分割、部门分割的问题。尽管政府推动物流发展力度加大,但没有形成合力。一些地方盲目大量兴建物流园区,造成物流资源的巨大浪费。

(2)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有序和成熟。数量扩张的高速增长特征明显,市场无序竞争严重,物流企业“多、小、散、弱”问题突出,超载、超限屡禁不止。多数物流企业缺乏规范的运作、明晰的战略、合理的人力资源组合及必要的学习能力,在企业竞争战略方面多采用低价竞争,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不足。

(3)制造企业的物流组织和业务流程不合理,信息技术不能被有效地引入生产和经营之中,企业竞争能力提高受到抑制。

(4)物流装备和技术水平不高。物流技术进步动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物流技术标准化尚未进入实质性阶段。由于技术参差不齐,使得在物流运作中服务不规范,大大增加了运行成本和交易成本。

(5)物流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公路、航空、铁路等运输方式,资源、能源、土地等消耗及废弃物排放与日益紧张的资源、能源、土地约束和严峻的生态环境形成巨大冲突,因超载、超速造成的严重人身安全和货物损害事故经常发生,给企业和国家带来重大损失。

6、物流业发展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1)单一物流环节发展滞后,物流基础设施还相对薄弱。如从铁路运输网络的规模、结构、质量和密度等指标来看,中国铁路网络整体上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机场数量来看,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民用机场数量少、密度低;全国公共通用仓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仓库在“带病作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2)物流要素供给不足。专业化、技能型、管理型物流人才及先进的软硬件物流技术、物流组织、物流信息等还比较缺乏,这直接影响到物流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物流业结构升级慢于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难以满足更高水平的物流需求。

(3)综合物流能力的形成严重滞后。多数物流企业功能单一、集成化程度低、社会物流资源整合能力弱。加之流通体制改革及统一市场体系建设的渐进性,使跨部门跨地区物流能力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难以有效形成。

(4)应急物流极为薄弱。在应对各类重大突发性事件时,难以做到“第一时间”实现应急物资的保障,因应急物资延误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巨大。